首页

老师坐脸窒息学生

时间:2025-05-23 11:13:39 作者:时政现场说丨龙门石窟:中华文化瑰宝的时代回响 浏览量:96523

  编者按:小镇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,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《你好,小镇》系列主题报道,走进全国特色乡镇,以“接地气、烟火气、有朝气”的融媒体表达,讲述小镇的人与事,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镇实践路径与经验,展现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。

  依山而建、临水而居,亭台楼阁,古桥流水……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,这里小青瓦硬山顶的建筑鳞次栉比,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鼓楼融于青山绿水的自然怀抱中,处处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情。

  在历史长河中,当地深厚的侗族文化,为肇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无论是蔚为壮观的鼓楼群,还是“饭养身,歌养心”的侗族大歌,都让这片被誉为“时光边缘的村落”独具魅力。

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鼓楼融于青山绿水间(央广网发 黎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

  代代传承 守护侗寨根脉

  “咱们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,是侗族的标志。”今年24岁的聂和香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,大学刚毕业就选择回到家乡工作,她直言比起城市的高楼大厦,肇兴的山水和鼓楼让自己的内心更多了一份眷恋。

  从当地演艺公司的一名舞蹈演员,到如今还肩负着小镇的文旅推介工作,每月接待游客800—1000人次,聂和香笑着说:“比起到其他地方求职,这里收入稳定,还可以享受家乡的天蓝水绿,为肇兴的旅游贡献自己的力量,我觉得特别满足。”

  有时,聂和香身着当地特色民族服饰进行表演或为游客介绍肇兴发展,一忙就是一整天。由于头饰为纯银打造,十分沉重,佩戴时间一长,容易导致脖子酸痛,聂和香就利用空闲时间,把头靠着墙角休息片刻,再接着工作。

聂和香(右一)在鼓楼与村民共商侗寨文旅传承(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)

  每当给外地游客介绍起肇兴,聂和香一定会将鼓楼放在首位。“先有鼓楼,才有寨。”已经成为她常用的开场白。现在寨中有五团,每个团建有一座鼓楼,五座鼓楼风格自成一家,无论是大小还是结构,都各具特色,历史悠久,颇有研究价值。

  “我们侗族的集体议事观念很强,每当遇上重大事项都要在鼓楼进行集体商议,围绕生态保护、乡镇发展等作出决定,共同遵守。”聂和香说。

  说起当地的鼓楼建造师,聂和香对陆根卫尤为钦佩,遇上对鼓楼感兴趣的游客,她都会将他们带到陆师傅家里“一探究竟”。

  今年60岁的陆根卫,从事鼓楼建筑工作近40个年。“鼓楼不仅是一座楼,其中蕴含了我们太多的情感寄托,现在老了,干不动了,如果有人来问我建造过程,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他。”说到此处,陆根卫眼神格外坚定。

陆根卫正在绘制模型图纸(央广网发 张明辉 摄)

  如今,肇兴侗寨鼓楼基本不需要扩建,更多是维护保养的工作。“时代不同了,大家更喜欢稀奇、有趣的事物,所以我把家人号召起来,制作鼓楼挂饰和模型。”陆根卫表示,趁着旅游旺季,把成品送到镇上定制的商家,或者在场馆内展示,用这样的方式把肇兴鼓楼传承下去。

  上阵“父子兵”,作为鼓楼建造师的儿子,今年32岁的陆贵朋直言自己是长在“鼓楼堆里的孩子”。从小看着父亲制作鼓楼模型,潜移默化中陆贵朋也与鼓楼有了不解之缘,从小到大,父亲是家人也是师傅,每一个技巧都口手相传。

陆根卫和儿子陆贵朋在制作鼓楼模型(央广网发 张明辉 摄)

  “鼓楼是我童年的记忆,也是未来的事业,如果可以,我会一直坚持,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。”谈及未来,陆贵朋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
  在肇兴,像陆根卫一家共同守护鼓楼的人还有很多。越来越多人来到当地,从鼓楼读懂肇兴,见证千年侗寨的嬗变。

  奇思妙想 小镇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
  “发展特色旅游,我们肇兴有着自己的绝招。”聂和香说。

  作为侗族聚集区,肇兴坚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“两个宝贝”,利用“泛珠三角四小时经济圈”和“黔中三小时经济圈”辐射范围优势,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,让“小而精、小而美”的千年侗寨形象深入人心。

“村歌”大赛现场,参赛队伍正在演唱侗族大歌(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)

  借着聚拢的人气,肇兴趁势而为,在“饭养身,歌养心”的侗寨举办“村歌”大赛,让游客们的热情倍增。歌声承载着家乡的记忆,也记录着发展的轨迹,大事小事都在歌中被幸福传唱,老百姓的身边事成了最美的头条。

  “家里”来了客人,聂和香和同伴们尤为开心,大家聚在一起奇思妙想、各展所长,让比赛现场的“村味”十足。

  为了吸引游客为其投票,参赛队伍或身穿民族服装惊艳亮相,或凭嘹亮歌喉打动人心,有的队伍甚至自行准备食材,向游客们大展厨艺,腌鱼腌肉、三色糯米饭、牛瘪等特色美食齐上阵,将侗家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,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环节之一。

  除此之外,“村歌”活动举办期间,肇兴还在鼓楼旁设置集市,本地商家或村民自带手工艺品、文创产品参与展陈售卖,例如银饰、蜡染文创产品、香包等。游客也可以现场参与制作,体验民族传统工艺。

  “村歌”的魅力吸引了100支队伍以及30余位助阵嘉宾参与,成为展现贵州多元文化的窗口,不仅赋予了肇兴新的生机与活力,也让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  “肇兴,让我们有了归属感。”来自湖南的游客匡广说。在山水之间,这场扎根贵州的大型乡村歌会,将民族趣味、百姓情味、乡愁韵味紧紧结合,引发了每个人心中的共鸣。

肇兴镇侗族建筑风格独特,景色宜人(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制图)

  聂和香也常常将镇上的日常拍成短视频,上传到网络平台上。看到越来越多人喜欢上肇兴和侗族文化,聂和香觉得自己的付出愈发有意义。

  小镇简史:

  肇兴镇,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,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间坝子之中,总面积134.75平方千米,镇域人口规模超24万,是侗族民俗文化中心。

  在肇兴,侗族大歌、鼓楼群等闻名遐迩,这里是侗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,也是以侗族文化为核心资源的旅游示范区,先后获得鼓楼文化艺术之乡、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、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。肇兴鼓楼群于2001年被列入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,肇兴侗寨于2007年入选全球最有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。

  秋日里的肇兴侗寨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诗画(央广网发 黎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

  来源:央广网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广州:创新街区×六大商圈 新质生产力打出组合拳

近年来,伴随着文旅热,高铁、租车、自驾游频频成为媒体报道中的热词。截至2023年底,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5.9万公里,高铁里程达4.5万公里,“八纵八横”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0%。租车行业恰逢其时迎来高速发展期,精准契合国家高铁战略,高效衔接大小交通,便捷打通商旅出行的“堵点”,提高了旅客出行体验,也直接扩大了高铁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、带动地方文旅产业腾飞的“协同效应”。

以总理办公室否认达成黎以停火协议 内塔尼亚胡指示继续全力战斗

“夏天出汗多,大家都是挺高兴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取水的,比那些‘藏起来’的供水点要方便很多。大部分人都是取一瓶走,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人,一下子拿走好几瓶。”彭清林有时会有些困惑,觉得这种行为有些自私。有时他又有些许释然,因为干这一行的人,“总会有你想不到的困难。”

是她,在直播间激活了家乡农民画

途中,拉斯也遇到了一些挫折,包括途中遇到持枪抢劫、签证遇到问题等等。挑战进行到第200天的时候,他在尼日利亚医生的建议下,减少了每天的跑步里程。

美国多地遭龙卷风等恶劣天气袭击 已致三人死亡

2023年,黄连收购价再创新高,五星村村民人均收入同比提升近4000元,达到26000元。如今,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了五星村的发展优势,平坦宽敞的硬化路通到每家每户,规整漂亮的房舍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。

农业农村部部署“中国渔政亮剑2024”系列专项执法行动

“从有一定表演经验的演员,到适合人艺舞台的演员,他们经历了一个从打破到重建的过程,现在很多授课老师看到他们的舞台表现,都觉得有‘质’的飞跃。”学员班班主任唐烨介绍道,在刚刚结束的《酒店轶事》汇报演出后,学员们的表现让老师和观众们看到了他们一年以来的培训成果。不仅有技术和能力上的提升,他们在舞台上的默契度和整体性,也体现了北京人艺的“一棵菜”精神。这样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一年以来的训练和培养。除了出晨功、上课、参与演出实践,学员班还有一系列专题学习、志愿服务等综合培养方式,“我们会让大家写艺术总结,不仅输入,也努力输出,在这样的过程中去看,去思考,去分析,再去表演。”唐烨介绍称,这一年当中,学员们还参与到剧院的各项公益活动中,为观众志愿服务,进社区参与活动,让他们更具有凝聚力。“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热情与光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